万年以前,人就开始在岩壁上留下色彩的印记,这大概就是人类追求“美”的开端和证据。岩石壁画,是绘画史里的第一笔,也是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笔,它随着时光的倾覆与世事的变迁,扩展了形态,但在历史中从未中断,发展在更辽阔的疆域,展现着更丰富的姿态,但似乎又始终延续着一种共同的内核:低空飞行,始终与人保持亲密的距离。
(资料图片)
已知的最早壁画:法国Chauvet岩洞壁画
鲁迅先生曾说,壁画“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并且“最能尽社会的责任”。壁画的发展之路并没有走向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而是了冲破文人雅士的书房,陈设在大庭广众之中,生长于芸芸众生之间。
自宋以后,随着纸质国画的兴起,壁画就逐渐退出了中国美术界主流,一直到清代民国时期,在珠三角地区,于建筑墙壁上绘制壁画的古风再度流行,壁画又作为一种岭南建筑的重要装饰手段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作为建筑装饰的壁画,更进一步地踏入了民众生活里,无论是在祠堂庙宇,还是民居宅邸的墙壁之上,都不难瞥见一抹壁画的色彩。这些壁画自然不若敦煌飞天的瑰丽,永乐宫朝元的恢弘,而是作为属于大众的通俗艺术,以朴素而亲切的笔触,勾勒着一幅幅市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样式,讲述着一个个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这些岭南建筑上的壁画还有着比较特定的“游戏规则”,从题材上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描绘世俗生活场景的,一是讲述神仙神话、历史人物故事的,还有一类是自然山川、花木鸟兽等。从寓意上来讲,壁画的图案样式大都有着它比较固定的相应寓意,比如,观音送子的故事画,风景画中的石榴、葡萄等都包含祈喜祈子的涵义,故事画麻姑献寿和风景画中的桃、松柏、鹿等又都是长寿的含义,总的来说,岭南建筑壁画主要以吉祥如意、长寿多福、家和业兴等为寓意,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在民众意识中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三元古庙,青砖灰瓦之间,也存在着这样一抹斑斓色彩。大概是历史硝烟在这里蒙上的一层神秘纱帘,古庙本身和它的壁画却很少被人注意到,古庙壁画作为典型的岭南建筑壁画,在绘画内容上也是以传说故事、山水鸟兽为主,采用勾勒设色的技法,并且根据落款信息显示这些壁画绘制于1958年,壁画工艺精湛,线条流畅色彩明丽,在现存落款为新中国成立后时间的广府壁画中属于最高水平。不仅如此,正是这些色彩的存在,赋予古庙人间烟火气,又宣示着古庙跳动的脉搏和超越时间的生命力。
三元古庙的壁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故事画,描绘的是在一个个传说经典中被定格的瞬间,其中有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弃官寻母”、“为亲负米”,还有广为流传的“伏生传经”、“刘伶醉酒”等,另一类是风景画,绘制了一些在壁画中常见的鸟兽植物,比如鹰、虎、鲤鱼和柳树松柏等,这些画都没有标题和落款,但是图案本身却如同一个个暗语构成了整幅壁画的辞章。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漫步三元古庙,一起来观赏那些在壁画中定格的姿态,聆听笔墨线条在无声中述说的心意。
壹
伏生传经
旅程初起,大好风光就在眼前展开画卷,还未踏入古庙大门,顶头便是一幅位于门匾正上方的“伏生传经”图,壁画上题字有“伏生传经,时在一九五八年重修 写在冬月 仿古意笔偶画”。“伏生传经”的典故最早出自《汉书》中的一段话:“伏生老,不能正言,言不可晓也,使其女传言教错”。
←左右滑动细赏画作→
秦始皇时曾施行“焚书坑儒”,其中《尚书》正在焚毁“禁书”之列,于是当时一位名为伏生的博士便冒死将一部《尚书》私藏封存在自家的墙壁之中。时至汉朝“挟书律”被废除,汉文帝致力搜集散失的古籍,被伏生封存的《尚书》得以重见天日,但由于常年被虫蛀腐蚀,书简已变得面目全非。得知此事的汉文帝欲召伏生入朝讲经,然而此时伏生年事已高,无法远行,于是汉文帝又派大臣太晁错赴伏生家中学习《尚书》。由于伏生传授《尚书》完全是口头讲授,又因他年高口齿不清、语音含混,双方交流困难,为此伏生便请女儿羲娥在一旁代为解说,在伏生女儿的协助下,晁错终于将《尚书》重新整理并流传了下来。这个故事在一些壁画中也被题为“伏女传经”或“传经图”。
贰
刘伶醉酒
目光右移,“画风”陡然一转,在这幅壁画中一男子袒胸露乳,手举着一樽清酒,形骸放荡不羁地倚在石旁,画上题字“刘伶醉酒”,原来这男子正是魏晋时期的名士,竹林七贤之一,刘伶。
←左右滑动细赏画作→
根据《世说新语》记载,刘伶嗜酒如命,曾有一次因酒瘾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器毁掉,泣劝其戒除。刘伶答应,说只有向鬼神发誓才行,让妻子准备好酒肉祭祀。妻子准备就绪,刘伶跪祷说,天生我刘伶,以酒为名,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才能解醒,妇人之言不可听,最后依然喝酒如常。
叁
松芝益寿
←左右滑动细赏画作→
再看左一幅,这幅位于头门左次间的壁画,题字为“松芝益寿”,图中左有松树,黄衣老者倚在寿石边,案几上摆着灵芝,青发小儿侍奉一旁,真可谓是春秋不老、万寿无疆之意。其实,长寿安康正是壁画中最常见的一种寓意表达,而包含长寿寓意的图案也非常丰富,常见的有松、梅、寿石、寿桃、灵芝、鹤、鹿、古琴等。至于这类壁画的主角,则一般都是白叟黄童,既有福寿双全之意,又显出子孙天伦之乐。古庙中表达此类寓意的壁画还有正门门楣后的“公孙图”、“福寿图”,以及一幅未题名壁画。
←左右滑动细赏画作→
肆
弃官寻母
步入古庙正厅,左壁间是一幅取自《二十四孝》中题材的壁画,题名为“弃官寻母”:“宋代朱寿昌,年七岁,生母刘氏为嫡母所妒,出嫁。母子不相见者五十年。宋神宗朝,弃官入秦,与家人诀,誓:不见母,不复还。后行次同州,得之,时母已年七十余矣。”
←左右滑动细赏画作→
故事即为:宋代一个叫朱寿昌的人,因年幼时母亲被迫改嫁,与母亲分隔五十年,音信不通,后来他在朝为官,经多番打探终于得到了关于母亲的线索,于是毅然放弃官职去寻找生母,最终在陕州与母亲和两个弟弟团聚。(陕州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
伍
为亲负米
与前幅壁画相对的,位于正厅右壁间的这幅壁画同样取材于《二十四孝》,讲述的是孔子著名弟子子路“为亲负米”的故事。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自己常以野菜果腹,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而后“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后人有诗云:“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劳。”
←左右滑动细赏画作→
透过三元古庙的壁画,我们不仅可以一眼望见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光中沉淀出的底色,二十四孝的家风传承,刘伶醉酒的洒脱自由……华夏文明在出世和入世的永恒冲突中不断愈发丰厚富饶;并且在画师笔墨细节之间,处处可见希望的光燧,印证了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广州人民在创造中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待。
观赏三元古庙壁画,在史诗般的厚重感和低空飞行的轻盈笔触中,雅中见俗,又俗中见雅,而古庙的色彩,就正在这大俗大雅之间。
旅程至半尚未结束,下一期,我们再来一同欣赏在古庙风景壁画中的一花一鸟,寻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符号和工匠精神精髓。
广州博物馆
编排 | 彭子琦
初审 | 梁慕瑜
林 晖
审校 | 刘颖颖
审核 | 朱晓秋
标签: